人民日報海外版:共享經濟在“升級”中規范發展
文章出處:http://www.dragondedektor.com 作者:環京津網 人氣: 發表時間:2020年07月13日
江蘇淮安淮陰工學院老師正在體驗校園版共享單車。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發展平臺經濟、共享經濟,更大激發社會創造力。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醫療……近年來,共享經濟迎來一個又一個風口,在對居民生活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行業也在“升級換代”中規范發展。
“共享”讓生活更便利
小楊在北京一家事業單位上班,其住的地方距離單位不到3公里,現在每天都是騎共享單車上下班。“花點錢買個月卡,上下班騎車,方便又健康。”小楊告訴記者。
2014年,ofo、摩拜等共享單車的橫空出世吸引了社會關注,共享經濟進入人們的視野。歷經數年,共享經濟逐漸發展壯大,其產值、就業數等都在穩步增長。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2019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為32828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同時,共享經濟在穩就業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平臺員工數623萬人,比上年增長4.2%;共享經濟參與者人數約8億人,其中提供服務者約7800萬人,同比增長4%。
不僅如此,共享經濟在推動服務業結構優化、促進消費方式轉型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顯現。2019年,出租車、餐飲、住宿等領域的共享經濟新業態在行業中的占比分別達到37.1%、12.4%、7.3%,比2016年分別提高了20.5、7.8和3.8個百分點;網約車、外賣餐飲、共享住宿、共享醫療在網民中的普及率分別達到47.4%、51.58%、9.7%、21%,比2016年分別提高了15.1、21.58、4.7和7個百分點。
5年間,共享經濟交出一份亮眼業績單,其作用不僅是增加就業,促進經濟轉型,更是對普通人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如今,遍布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飯店前臺的共享充電寶、不斷興起的共享醫療都在實實在在地服務著居民日常生活。
抗疫紓困的新抓手
新冠肺炎疫情對共享經濟來說,可謂是新挑戰。
依靠實體門店生存的共享充電寶,因為防控疫情的需要,被大量閑置。對于正快速增長的共享充電寶行業,是一個很大沖擊。不僅僅是共享充電寶,共享住宿、交通出行、家政服務等線上線下融合程度高且必須通過線下活動完成整個交易閉環的領域,平臺企業的訂單量和營業收入也大幅減少,這些行業遭遇“寒冬”。
但疫情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共享經濟模式。2月,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曾向媒體透露,企業生存壓力巨大,大量員工待業。但沒過幾天,1000名西貝員工前往盒馬鮮生上班,這不是辭職或者挖人,而是共享。
防疫期間,共享員工成為共享經濟的新模式。像西貝這樣的餐飲企業在防疫期間大量員工閑置,但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零售產生了新的用人需求,兩邊一拍即合。蘇寧、京東、盒馬鮮生等互聯網平臺紛紛開放崗位給餐飲企業,實現共享,既減輕了餐飲企業的負擔,也解決了互聯網零售企業的“用工荒”。
共享訂單、共享平臺……防疫期間,多種多樣的共享經濟新模式產生,成為紓困解難的新抓手。
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于鳳霞表示,共享經濟模式創新能夠幫助緩解疫情帶來的巨大沖擊。這些模式創新不僅有效助力了防疫期間人們的日常生活服務,也有利于平臺企業的長遠發展。
“信用”在共享經濟中很重要
曾經的共享單車ofo因為拖欠用戶押金而遭到媒體曝光,當時一哄而上的一些共享單車如今也銷聲匿跡。大浪淘沙,共享經濟在經過野蠻生長之后,正逐漸穩步發展。
隨著《電子商務法》的實施,共享經濟發展進入了法治化軌道,這無論是對平臺還是消費者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有法可依,才能有序發展。
但《電子商務法》落地實施還需要更多的細則支撐,同時在執行過程中地方自由裁量權不一也是困擾共享經濟平臺發展的一大因素。
于鳳霞建議,持續推進有助于共享經濟發展的制度創新,加快推進已出臺政策的配套實施細則完善。引導和鼓勵地方創新,探索建立平臺經濟領域創新改革的容錯糾錯機制和實施細則。
共享經濟活動主要是以平臺為載體進行的,這與傳統意義上組織結構嚴密的廠商有很大不同。在平臺上交易的基礎很容易產生信息不對稱情況,從而導致交易雙方利益受損。因此,信用在共享經濟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研究員靳戈表示,要加強對大型平臺企業的監管,防止出現“店大欺客”現象。但也要引導平臺建立信用機制,通過消費者身份認證、失信懲罰等一系列措施來維護交易雙方的利益,為共享經濟活動營造良好環境。